1.1. 市场发展概述:市场寒意不断 新方向春欲来
1.1.1. 回顾整体:行业两级分化明显
2021 年,互联网金融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具体而言:从 2021 年到 2021 的 5 年间,“互联网金融”每年都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但在 2021 年,互联网金融却“缺席”当年 的政府工作报告。梳理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互联网金融的表述,措辞分别从健康发展、异军 突起、规范发展到高度警惕风险,再到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显示出互联网金融行业经历了 从快速发展到规范整治的过程。2021 年为被称为互联网金融的冬天毫不为过,2021 年政府 工作报告没有直接对互联网金融进行表述,但报告中“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加强普 惠金融服务、壮大数字经济”等表述,同样给寒冬之下的互联网金融新方向:充分利用人工智 能技术、大数据等优势,面向普惠群体实施便利的互联网类的金融服务,做到支持实体产业 发展,加强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这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互联网金融领 域的应有之义,也是互联网金融今后发展的方向。
而另一个现象,则是在资产新规以及正规金融机构的引领下,我国的个人财富治理行业 正快速发展。2021 年,不同类型的互联网财富治理机构以及平台不断崛起,传统财富治理机 构无论是证券、基金、第三方理财公司积极拓展线上和线下渠道,财富治理行业正改变银行 渠道一家独大的局面。2021 年 10 月,公募基金投顾业务正式实施,而在第二批该项业务的 试点机构中,三家公司腾安基金销售有限公司、珠海盈米基金销售有限公司、蚂蚁(杭州)基金 销售有限公司均为互联网基金销售公司,互联网金融融合财富治理业务成为了行业新突破点。 究其原因,第一是因为 2021 年是资管新规转型过渡期实施的第一年,财富治理的供给端--不 同类别的金融机构均谋求业务转型,顺应资管新规的要求;其次,正规的财富治理机构发行 的标准化、净值化产品逐渐被投资者所接受,在破“刚兑”的监管要求下,非标产品、资金池类、 P2P 以及庞氏化互金理财产品的风险、违约事件令投资者在财富治理方面更加成熟和理性, 正规财富治理机构结合互联网金融思维拓展业务并发展壮大将成为 2020 年以及未来的主流 趋势。两极分化下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冬去春欲来。
1.1.2. 政策梳理:一脉相承 指明方向
2021 年,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政策发布与实施,保持了与前几年的一脉相承。监管部门始 终坚持“审慎、严谨”的总态度,在当前金融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政策更加规范且具体。首先,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对于那些影响范围大、具有 创新特性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监管部门严守行业底线,诸如在大数据违法和 APP 盗取个人信 息安全方面,2021 年治理治理升级并严加防范;其次,在区块链、P2P 借贷、互联网保险等 具体领域和业务层面,监管为不断细化治理,对政策以及制度不断进行调整并征求意见,促 进市场健康发展;很后,金融科技上升为国家重要战略,2021 年《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 划(2021—2021 年)》的颁布,为我国互联网金融乃至有关行业指明方向并统筹未来规划。
1.1.3. 资本市场:股价大跌 资产贱卖
互联网金融企业在 2021 年资本市场的表现可谓惨淡。从 数量来看,2021 年全年互 联网金融企业仅有 2 家成功在海外 ,分别为 2021 年 5 月 的上海嘉银金融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你我贷母公司)和 2021 年 8 月 玖富普惠的集团公司(玖富数科)。相比于 2021 年的 7 家和 2021 年的 10 余家,2021 年互金企业海外 可谓创历史新低。除了 进程 变缓、 数量减少之外,在 2021 年全年,除了玖富之外,统计在内的所有的互金家 公 司的股价均跌破发行价。
除了互金企业在海外直接 外,几年前国内 公司纷纷布局网贷业务,资本市场很 为典型案例就是曾经的多伦股份,2020 年公司公布整体转型互联网金融将证券更名为“匹凸 匹”(谐音 P2P), 公司与互金企业经过短暂的甜蜜期后,从 2021 年开始,不少 公司 逐渐撇清与网贷平台的关系,或是抛售或是清退,有的企业甚至是贱卖互金资产。红星美凯 龙、*ST 运盛、盛达矿业、东方金钰、天源迪科、高鸿股份等公司纷纷对 P2P 业务进行了剥 离。2021 年,这一进程更是加速,大连控股、宝鹰股份两家 公司公布剥离互金资产,2021 年 12 月,奥马电器拟 2 元转让中融金 100%股权,熊猫金控 1 元甩卖熊猫资本的全部股权, 2 家 公司对互金资产的贱卖也彰显资本市场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态度,行业的危机正在 蔓延,改弦更张的时代就要到来。
1.2. 行业变革:转型正进行 改弦当更张
1.2.1. 变革趋势一:网贷行业加速取缔后转型方向明确
从2021年1月175号文提出坚持以退出P2P为主要工作方向开始,网贷行业拉开了2021 年以“清退”为要害词的序幕。到了 2021 年年末,各地监管部门、地方互联网金融协会积极响 应,推动辖内网贷机构风险处置工作,其中湖南、山东、重庆、河南、四川、河北、甘肃、 山西等多个省市发布公告,辖区内没有一家机构完全合规并通过验收,取缔辖区内所有网贷 平台,对辖区内的网贷平台实施“一刀切”式清退。
网贷行业的生存走到了重要关口。2021 年,不少网贷平台用实际行动进行转型,政策也 支持资质良好、股东实力较强的企业转型突破。2021 年 7 月,互金整治领导小组和网贷整治领导明确指出:“对于少数在资本金和专业治理能力等方面具备条件的机构,答应并鼓励其申 请改制为网络小额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2021 年 11 月,互联网整治小组和网贷整治小 组联合下发《关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转型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为行业给与 了多一条道路选择。根据统计,不少头部有实力的公司已经储备了丰富的业务牌照,变革之 路顺理成章。
1.2.2. 变革趋势二:国内互联网巨头布局海外金融市场
2021 年,国内互联网巨头 BATJ(百度、阿里、腾讯、京东)的说法逐渐淡化,而前几 年被热议的新兴互联网搅局者 TMD(头条、美团、滴滴)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从互联网公司 总市值来看,由于今日头条和滴滴目前仍未 ,市值采用 2020 年 1 月份发布的《2021 胡 润中国 500 强民营企业》中的数值。可以看出,阿里巴巴和腾讯保持较高市值,美团则超越 京东成为第三,而拼多多超越百度也只是时间的问题。因此,未来的互联网企业,可以分成 以阿里和腾讯的头部 AT,以及美团、头条和拼多多 MTP 三家为主的新势力。从 BATJ、TMD 变为 AT、MTP 就是一种明显的变革趋势。
相比于 2021-2021 年在金融领域的大布局,2021 年互联网公司在金融业务保持了相对 谨慎的态度,一方面是由于政策约束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 2021 年以来腾讯、阿里、京东 等企业纷纷调整内部架构,互联网企业从原先粗放治理转型到精细化治理。从国内到国外, 互联网公司在国际金融科技领域的积极布局是 2021 年亮眼的变化。尤其是腾讯和阿里,持续 加大海外金融科技的投资并购力度,在新兴市场诸如印度,仅腾讯和阿里 2 家就投资入股了 十几家不同类型的金融企业。百度则注重 B 端的 AI 以及 AR 技术投资,美团、拼多多和百度 虽然投资有限,但也积极布局在线支付以及零售领域。国内互联网企业投资风向的变化,成 为了互联网金融行业 2021 年另一个重要的变革趋势。
1.2.3. 变革趋势三:场景与存量的 2.0 拓展时代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和 Quest mobile 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 2021 年 6 月,中 国手机网民数量为 8.46 亿,增速已经从几年前的 30%下降到目前的 3.68%。同样的中国移动 互联网月活跃用户也呈现出陡降的趋势,截止到 2021 年 9 月,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为 11.33 亿,2021 年 1-9 月用户仅增长了 238 万,而去年同期的增长数量是 4607 万,中国移 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增长率仅为个位数的 1.3%。行业新用户、新客户的增量 1.0 时代走到了 尽头。
同时,互联网获客成本也不断增加,无论是电商阿里巴巴、京东还是拼多多,还是证券 公司、三方财富公司,互联网的获客成本都呈现出增加局面。当面对增量减速与获客成本增 加的剪刀差,做好场景应用与深挖存量客户成为 2021 年行业当中部分公司新的选择。
从场景应用来看,京东 Plus 会员与金融业务深度合作是互联网金融行业场景化应用比较 典型的案例。根据京东公布的 PLUS 会员用户画像,截至 2021 年 11 月,京东 PLUS 会员的 规模超过了 1500 万,35 岁以下的年轻会员占 65%,近 60%的会员居住在一二线城市,会员 中 89%是本科及以上的高学历人群,会员中的忠诚型用户占比达 98%。因此,京东 PLUS 会 员天然就是优质的金融客户资源,银行信用卡部门积极开展与京东联合营销服务,诸如中信 银行与京东金融推出的京东 PLUS 联名卡,分为金卡和白金卡两种,金卡额度一般在 1 万—5 万元之间,白金卡的额度在 5 万以上,联名卡可以免费续期 PLUS 会员,使得金融场景与会 员服务深度绑定。
从深挖存量来看,手握数量庞大客户资源的智能手机商 2021 年纷纷看到了存量市场的 金融商机,互联网金融的实践逐渐从软件 APP 端走向了硬件制造商端。2020 年 2 月,OPPO 和 Vivo 联手收购重庆市九龙坡区隆携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为 OPPO 和 Vivo 布局互联网 金融领域再次增加了筹码。我们相信,在面对新增流量减少以及获客成本增加的大环境下, 丰富的场景应用合和深挖存量客户的时代即将来临。
1.3. 2021 年全球互联网金融行业:浪潮退去 回归价值
1.3.1. 海外市场数字货币:冰与火之歌
(1)、比特币地位日益巩固
2021 年是比特币诞生的第 11 年,相比于 2021 年比特币的大起大落,2021 年全年比特 币运行稳健,IOC 龙头地位日益巩固。
2021 年,比特币全年的交易量超过 2021 年和 2021 年两年的总和。2021 年,比特币仅 有约 0.87 万亿美元的交易量,2021 年翻了一倍为 2.2 万亿美元,到了 2021 年,比特币全年 的交易量比 2021 和 2021 两年综合还要多 1 倍,交易量为 6.1 万亿美元,这也侧面应证了比 特币的地位日益巩固。
(2)、 Facebook 的 Libra 前途未卜
2021 年 6 月 18 日,有 27 亿用户的全球社交媒体巨头 Facebook 发布了数字货币项目“天 秤座计划”(Project Libra)的白皮书,打算建立一套全球货币和金融基础设施体系。Libra Association(天秤座成员)初始的组成成员可谓阵容强大,其中包括区块链行业的佼佼者: Coinbase、BisonTrails、Xapo、Anchorage;知名电商企业:Ebay、Farfetch;支付领域的 巨头:Visa、PayPal、万事达;网约车行业的领头羊:Uber 和 Lyft 等 28 个企业组成。然而, 承载着 Facebook 巨大野心的 Libra 发行之路异常坎坷。自白皮书发布以来,Libra 就遭到了 美国、法国等多个国家的质疑甚至是抵制。此外,在监管部门的压力下,多家巨头公布退出 该项目,截止到 2021 年 11 月,已经有 6 家企业退出,初始成员仅剩下 22 家。关于 Facebook 未来如何发展?2020 年 1 月,Facebook 的 CEO 扎克伯格发布了未来十年愿景规划,但只 字不提 Libra,各国对于这种由私人企业主导的、无法定权利的数字货币几乎均持否定态度, 转而研究央行主导的货币。2021 年 12 月,欧美日等多国央行表态研究探索“央行数字货币”, 这从侧面印证了数字货币是确定的时代潮流,新互联网金融模式已经来临。
1.3.2. 海外互联网金融机构呈现出的三特征
2021 年,海外互联网金融机构呈现出三个主要的明显特征:
(1)、免费化
从 2021 年下半年开始,海外众多互联网以及在线金融机构开启了新一轮的竞争和比拼。 其中第一个特征,就是交易免费化趋势。从 2021 年 10 月开始,海外众多 Broker(经纪商) 纷纷提出了免佣金政策,而 2021 年,毫无疑问是全面免费的新时代。
(2)、并购化
当免费化成为海外互联网金融机构业务生态布局的第一步后,强者恒强,超级航母概念 也同样适用,并购化就为第二个主要特征。2021 年 11 月 26 日,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 斥资 260 亿美元收购亚美利(TD Ameritrade);2021 年 11 月 28 日,根据 FoxNews 消息称,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欲收购美国合众银行(US Bancorp)和亿创理财 (E-Trade)的股 权。海外金融机构的并购化趋势与国内券商如出一辙,都在向超级航母金融机构靠拢。
(3)、创新化
创新一直是金融机构吸引新老客户的重要手段,在经历了免费化和并购化之后,市场竞 争日益激烈,为了保持对新客户的吸引力以及让更多的老客户参与交易,不断创新成为海外 金融机构必须做的事情。以在线免费券商 Robinhood 为例子,在其官网的 Blog 介绍当中, 我们可以看到 2021 年 12 月,Robinhood 上线了 Fractional Shares(零星股交易服务), DRIP (Dividend Reinvestment Plan 股息再投资计划), and Recurring Investments(定投服务) 三项创新服务内容。
1.3.3. 海外金融科技市场:技术从投资到应用
2021 年,金融科技已从新潮的概念变为人人皆知的一个行业。根据零壹智库的数据显示, 2021 年全球金融科技领域共有 1212 笔项目获得总计 3831 亿元的融资。2021 年融资规模出 现小幅下滑,但融资数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全球金融科技进入从投资到应用的新赛道,人工智能、人脸支付以及智能相关的业务受到海外市场的认可。
海外众多的互联网企业也逐渐意识到金融科技的应用价值,尤其是 FAMGA(Facebook、 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五家互联网公司,简称“FAMGA”)纷纷开启了 AI 人工智能收购与 投资的热潮。在 FAMGA 中,苹果在 AI 人工智能领域的收购高居榜首,自 2021 年以来,苹 果共进行了 20 项 AI 收购,其次是谷歌完成了 14 项收购,微软完成了 10 项收购。除了 FAMGA 等互联网企业积极布局金融科技之外,实体企业也关注金融科技的融合,美国新能源汽车制 造商特斯拉在 2021 年积极投身金融科技领域。2021 年 9 月,特斯拉在官网上线智能保险(线 上保险)业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特斯拉拥有所有司机行为和车辆技术性能的实时数 据,包括摄像头记录和传感器读数,因此它可以正确估计事故的风险和维修的成本。还有一 个原因,那就是作为一家颠覆传统行业的科技创新公司,特斯拉敏觉得切入金融科技,契合 了当前的时代精神。截止到 2020 年 2 月 12 日,特斯拉的市值达 1383 亿美元,成为了仅次 于丰田的全球市值第二高的汽车企业。
2.1. 传统金融机构的互联化模式:探索前进 场景应用丰富
2.1.1. 互联网信用:灰色地带后的严监管
(1)、互联网个人征信行业:悲喜交加的 2021 年
第一,2021 年,我国第一家也是目前优选一家个人征信业务公司:百行征信正式成立营 业。数据显示,2021 年 10 月,百行征信拓展机构数突破 1200 家,其中,750 家机构已与百 行征信签订信息共享协议,500 家机构已开发 API 接口,并分步骤实施系统接入。百行征信 个人征信系统,已收录自然人信息主体数突破 1 亿人,信贷账户数超过 1.2 亿个,向市场推 出个人信用报告、尤其关注名单和信息核实核验三款产品。毫无疑问的是,中国的征信市场 发展空间巨大,个人征信业务前途无限。
第二,百行征信是八家发起设立的征信机构在 2021 年经历了多事春秋,部分征信机构自 身由于无法从事个人征信业务从而转向 B 端征信甚至是灰色产业。
总结互联网个人征信机构的 2021 年,“悲喜交加”无疑是很佳的形容词。伴随着腾信、蚂 蚁、平安三家机构拒绝向百行征信接入数据以及考拉征信、鹏元征信涉及灰色产业,互联网 企业从合作再次走向了信用生态的闭环,个人征信背后的利益市场开始出现矛盾与分歧。个 人征信未来如何发展演绎,成为互联网金融 2020 年甚至未来 5 年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2)、大数据行业:制定规范、重拳治理违法行为
全球大数据的发展仍处于活跃阶段,根据国际权威机构 Statista 的统计猜测,全球数据 量在 2020 年有望达到 50ZB(十万亿亿字节),2020 年全球大数据市场的收入规模将达到 560 亿美元。
随着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智能手机 APP 数量成倍的增加以及用户隐私意识相对匮乏, 大数据泄露、信息安全等问题层出不穷,全球各国纷纷开始关注个人信息以及数据安全问题。 中国在 2021 年开启了大数据行业的监管,行业面临自诞生以来很艰难的时刻。截至 2021 年11 月,警方共立案侦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 29 起,抓获犯罪嫌疑人 288 人,缴获公民个 人信息 4.68 亿余条,涉案金额近亿元。除了加大对大数据违法行为的处罚,国内更是推出一 系列数据隐私安全相关的征求意见以及制度,数据安全方面的立法进程明显加快。2021 年 1 月 23 日,中心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 APP 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决定自 2021 年 1 月至 12 月,在全国范围组 织开展 APP 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中国对大数据安全的整治力度和决心全球 首屈一指。
虽然 2021 年大数据安全相关制度密集发布,但从法律法规分布来看,我国的数据安全法 律法规分布在各个部门中和各个制度当中,呈现出缺乏统一的上位法治理。2021 年,十三届 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中的“条件比较成熟、任期内拟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包括了《个人信 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经过 2021 年各部门的大力推动以及全社会对数据信息安全意识 的觉醒,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立法时代,将会在 2020 年开启新的篇章。
2.1.2. 互联网银行:“新风口”带来新时代
从银行网点排队叫号办理业务到 ATM、无人网点和智能服务机时代,从柜员人工服务到 电话银行、手机 APP 自助服务,在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下,银行这只“大象”,始终是 IT 化、信 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执行者。进入 2021 年,银行以“大象转身”的姿态全面融入金融科技 生态圈,虚拟银行、APP 资源、7*24 小时无人智能银行等尝试都可能成为互联网银行未来的 新风口。
(1)、融合风:金融科技融入银行生态圈
国内银行持续加大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投入,2021 年一季度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 2021 年“陀螺”(GYROSCOPE)评价体系评价结果中,披露了各银行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其 中,平安银行 2021 年金融科技占总营收比例为 2.98%排名第一,在国有大行中,建设银行、 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的金融科技占总营收占比较高,分别为 2.17%、2.21%和 2.11%。
各家银行已经将金融科技融入企业发展的生态圈,金融科技成为企业发展战略或业务执 行的一部分。在大数据方面,不少银行已经在精准营销、风险控制、反洗钱反欺诈等方面做 出了探索;在区块链技术方面,供给链金融、票据业务等得到应用;在人工智能方面,账户 分析、产品推送、智能 APP 等方面都国内都有实践;在云计算方面,云端产品和服务降低了 企业成本与能耗,云储存提高了银行储存的效力。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曾表示,优选可能从 根本上改变和颠覆银行商业模式的只会是科技。
(2)、整合风:银行业整合 APP 资源
手机银行 APP 是互联网银行很为典型的特征,针对不同业务,银行有面向普通客户的手 机银行 APP,有以电子账户展示为主的直销银行 APP,有聚焦信贷业务的借贷 APP,有理财 购物或者指定客户的理财 APP 和校园银行 APP。然而,不少前期上线的银行 APP 逐渐出现 营运维护不到位、获客能力变弱、客户体验变差、同质化服务严重等情况。因此,整合银行 APP,成为 2021 年互联网银行一个显著的特征。我们梳理发现,2021 年,各银行明显了减 少了 APP 数量,银行 APP 的整合时代悄然来临。
金融 APP 备案制又加速了 APP 整合的进程。2021 年 12 月 3 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 召开移动金融 APP 备案治理工作试点启动会议,首批参与试点的共有 23 家机构,其中就有 来自银行的 16 家。APP 备案制实施后,发布、治理、维护 APP 都将会纳入到备案治理,拥 有数量众多 APP 的各家银行,若要完成所有 APP 的备案则需要大量人财物成本,这势必会 在 2020 年加速各家银行整合 APP 的决心。
(3)、虚拟风:香港与新加坡虚拟银行牌照
按照香港金融治理局的定义,所谓的“虚拟银行”是指主要通过互联网或其他电子传送渠道 提供银行服务的公司,不开设实体分行,但其本质还是银行,其主要业务仍以存款、贷款和 汇款为主,再附加一部分的代销理财产品、保险和创新服务。截至 2021 年 12 月,共有 8 家 香港虚拟银行获得批准。
香港虚拟银行很大的特点更易的操作性,香港地区作为金融试验区,内地势必成为影响 的主要范围,内地客户今后只需要通过虚拟银行 APP,就可以轻松实现投资、理财、外汇、 股票、保险等操作交易。尤其是港股交易方面,2021 年以来,内地居民前往香港进行在线交 易的人数和交易量持续上升,虚拟银行正式实施后,内地居民客户可以利用虚拟银行开展便 捷的互联网化银行操作,这就是虚拟银行牌照的价值。
2.1.3. 互联网证券:财富治理时代的全面竞争
(1)、财富治理融入互联网证券范畴
进入 2021 年,随着资管新规不断推进、海外证券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陆续入场、保险 资管权益比例不断提升,居民百姓财富治理需求高涨,而证券行业以经纪业务佣金和利差为 代表的传统收入不断下滑,积极拥抱财富治理行业成为证券公司转型的优选。在这样的转型 趋势下,券商 APP 向财富治理倾斜改造就成为证券公司转型的“前哨阵地”。2021 年以来,多 家证券公司进行了升级换代,证券公司进入智能交易竞争的全面竞争时代。
如果您觉得 2021年互联网金融发展回顾冬去春欲来改弦当更张 这篇文章对您有用,请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文章地址:https://www.tianxianmao.com/article/online/6028.html
文章地址:https://www.tianxianmao.com/article/online/6028.html
分类列表
换一批
精品推荐
SEO软件排行榜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