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关闭软件导航
位置:首页 > 资讯 > 电商资讯>为什么移动互联网这些高科技领域创业到一定阶段就要站队了

  客观来讲,在过去二十年来,中国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创新成果。假如以专利的数量作为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创新水平,中国近二十年来有一个指数级的增长。

  1995年,中国每年大概申请200多件专利,到了2020年,我们第一次超越美国,成为全世界第一大专利国,近三四年来一直保持领先。从数量来看,中国算是一个创新大国。

  但是我们创新的质量怎么样呢?还远远不够,在很多方面,我们的技术还很落后。为什么?

  因为创新本身非常困难,从本质上讲,创新是对未知路径、未知方法的探索过程,是从无到有、从零到一的过程。

  和创新对应的是常规性的工作,它是对已知方法、已知路径反复应用。绝大多数人做的绝大多数事情,都是常规性的工作,按部就班就行了。

  但是创新不一样,你要找到一个新的路径和方法,所以假如用常规的方法,比如绩效工资来激励创新,是无效的。

  比如我让一个科学家发明一种新药,花了10年时间、大量的人员和资金投入,但是10年后他告诉我,对不起,我创新失败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很难区分,到底是这个科学家没有努力工作,还是因为研发新药的不确定性太大、风险太高所致。

  所以,怎么激励创新?

  观念是这样的:在短期内必须对失败高度容忍,在短期里对创新成功给予高额的回报,这样的一个契约组合,能更好地激励创新。

  分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维度

  微观更加关注企业的要素,研究企业的战略、企业的特征能怎么更好地激励创新;

  中观研究的是这个市场,看金融市场发展路径的优化,如何来激励创新;宏观更加关注金融的制度,从金融制度顶层设计的变革,比如金融监管、法律、文化这些层面,来研究怎样更好地激励创新。

为什么移动互联网这些高科技领域创业到一定阶段就要站队了1

  怎样激励创新,我认为很重要的是这样几条:

  第一,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

  要想创新,短期内必须对失败高度容忍。很多企业在创业之初就死掉了,那么,对于一个优秀的创新团队来说,假如它失败了,是一棍子打死,还是给它第二次机会?

  学术研究发现,应该给它再来一次的机会,这对创新具有高度的正面作用。

  很多连续创业者,第一次创业失败了,但是你看他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创业,成功概率是往上走的,因为他知道原来为什么失败,在哪儿跌过跟头,所以他能总结前面的经验,很终达到高峰,这是我的核心逻辑。

  企业风险投资

  说到激励创新,必须说到一种崭新的创投组织形式,企业风险投资,又叫CVC。

  VC,也就是传统风险投资。企业风险投资和红杉、今日资本、软银这样的传统风险投资是不一样的,它的资金来源,是背后的母公司,它可以叫做战略投资部,或者行业投资部,叫什么名字没关系,实质都一样。

  做风险投资主要的目的就是赚钱。确实,对于传统的风险投资来说,能投赚10倍的项目,绝不可能改投只赚9倍的项目。

  但是企业风险投资就不一样了,它的主要目标,不完全是财务回报,而是通过早期投资,为母公司的战略布局服务。比如说帮助母公司进入新兴的产业领域,像云计算、大数据等等,这是非常重要的。

  美国的很多大企业,比如说英特尔、谷歌、通用、微软、戴尔、甲骨文都在做CVC。

  咱们国内也有很多大公司在做CVC,比如说腾讯、阿里、百度、联想、复星等等。

  现在小企业创业,尤其是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这些高科技领域里,企业创业到一定阶段,你就要站队了,你要决定你的企业到底姓马,还是姓马,说白了,就是你得决定你的企业到底拿腾讯的钱,还是拿阿里的钱。

  我们反过来看,这句话代表了什么?代表了腾讯和阿里在早期投资的CVC投资领域非常有份量。

  中国的风险投资存续期一般是5到7年,美国大概10到12年,不论多少年,风投总有结算的时候,总有退出的压力。

  但是企业风险投资就不一样了,它不用到外面去募资,基本上用的都是企业的资金,没有退出压力,所以存续期非常短,它就可以投非常早期的项目,非常耐心地答应企业不断试错,并且源源不断地投入大量资金,这就很符合激励创新的特点。

  比起传统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CVC的创新水平和创新的质量相对都要高一些,背后很重要的逻辑,就是CVC比传统的风险投资对于失败的容忍度会更高。

  现在的技术进步非常快,不像过去,一个祖传秘方和专利就能雄霸市场二十年,这种情况已经不复存在了,那么,你如何在竞争当中领先对手半步?

  CVC是很好的方法之一。同时,对于小微企业来说,CVC又解决了它们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双赢的方法。

  但是,国内的 公司普遍有大量的现金趴在账上,要么做房地产,要么买理财产品,在金融领域空转,却没有下沉到实体企业去,这是非常可惜的。

  国内像BAT这些头部企业,做CVC做得很早,它们已经走得很远了,但是那些腰部的企业还没有意识CVC的重要性。

  人力资本

  对于创新的贡献,人力资本是组织资本的6倍。

  有句话说得好,21世纪什么很重要?

  人才。

  所以,对于人才,企业必须要有正确的人力资本政策,来实现对短期失败的容忍,和对长期创新的高度激励。那么,这个人力资本政策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发现股权激励,尤其是期权激励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

  你可能已经知道,期权是以说好的价格来购买公司的股票,比如说公司招一个CEO,给他一个期权:未来他能以10元价格来买公司的股票,买1000万股。注重了,这是一个权利,不是义务。假如你不买,没问题。

  那么你想,当我雇这个CEO的时候,公司的股票一定比10元来得高还是低?一定是来得低。比如可能是8元一股,这个时候,期权就是一堆废纸,没人会花10元买8元的股票。

  但是,假如CEO通过努力工作,创新成功,公司的股价涨过12元,这时期权就有了价值。为什么?因为CEO可以用10元价格,买1000万,然后转手到市场上去,以12元卖掉,从中大赚一笔;当然,假如他创新失败,股价跌到3元、5元,那么他的期权还是一堆废纸,不过CEO没有实质性的损失。

  明白了吧?这就叫期权,它代表了对创新失败的容忍,但假如创新成功了,期权就有了价值,能给CEO丰厚的回报,这样的一个组合,能更好地激励创新。

  反敌意收购

  门口的野蛮人能够让公司高管兢兢业业为企业服务,它是企业外部治理非常好的手段,比如在闻名的“宝万之争”里,谁是所谓的“门口的野蛮人”?是宝能,因为它在万科治理层不同意的情况下,要强行收购万科。

  但是,当我们切换到创新这个视角时,对敌意收购的看法就不一样了。

  像前面说的,创新是漫长的、失败率非常高的投资活动,所以我们需要把企业高管很好地保护起来,让他们能够专注于长期投资,而不会受到短期资本的干扰,不用担心脚下的岸礁和背后的冷箭。

  从这个角度来看,门口的野蛮人对创新是有负面作用的,因为,当你知道门口时时刻刻有野蛮人觊觎的时候,作为高管,很难沉下心来投入创新。他们可能会更加关注短期投资,而不愿意去做长期的创新。

  所以,很多公司在章程里设置反敌意收购条款,把公司高管保护起来。现实中有很多反敌意收购条款的例子,比如“AB股”,A股发给外面的投资人,一股一票,B股把握在内部人手里,一股十票。为什么这样处理?因为公司 后,股权被大幅稀释,但只要把握了B股,公司的控制权还是牢牢把握在内部人手里,这是所谓的AB股。

  我们发现大量创新型企业都在采取AB股这种模式,包括谷歌、Facebook、阿里等等。

  阿里2021年为何去纽约 ?就是因为它采用的是合伙人制度,背后的逻辑就是AB股制度,同股不同权。

  而当时香港不能被接受这种制度,所以阿里不得不跑到纽约 。

  后来香港股市改变了它的制度,答应同股不同权的企业 ,很多创新企业,包括小米就是2021年第一个到港股去 的AB股创新型企业,还有像美团等等,都在港股上了市。

  咱们国家的科创板出首次答应同股不同权的企业 ,把做长期投资的高管很好地保护起来,让他们专注于创新。

  股票的流动性

  股票流动性太高,对创新是不利的。因为太高的流行性,使得股票的价差很小、成本很低、买卖股票非常简单,这就会吸引大量短期的、快进快出的投资者,也可能吸引门口的野蛮人,给企业高管造成短期的业绩压力,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创新。

  所以,结论是,当公司的股票流动性非常高时,它对创新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长期机构投资者对激励创新很有好处。为什么呢?

为什么移动互联网这些高科技领域创业到一定阶段就要站队了2

  因为相对散户来说,长期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时间比较长,他们不是快进快出,赚短期回报,这就能更好地了解企业做什么,业绩好不好;他们会理解公司,去公司调研,跟高管沟通,当他们发现企业在踏踏实实地做创新,一旦成功,市值就会上一个大大的台阶,他们就能对失败更加容忍,就能更长期地支持这个企业。

  金融分析师

  我们通常认为金融分析师会给企业带来很多好处,因为他们会研读企业的报表、到企业做调研;他们也会给投资者荐投,甚至能够发现企业的财务造假、金融欺诈等等。他们的工作,从方方面面减少了信息不对称。

  但是我和我的合作者发现,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金融分析师会起到一些负面作用。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金融分析师经常会对企业下个季度的收益做猜测,而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假如公司披露的业绩报表,没有达到金融分析师的猜测时,经常会导致股价暴跌,这就会让公司高管感觉到巨大的短期压力,他们必须要想办法让业绩达到分析师的猜测,这就会阻碍他们专注于长期的创新。

  股权市场与政策

  做融资的主要手段有两个,一个是债,一个是股。大家仔细想一想,哪个更适合长期的创新呢?是债还是股?毫无疑问应该是股。

  什么是债?

  债权人把钱借给公司,他的收益是封顶的,所以债又叫固定收益。比如我买一个公司的100万债券,说好了利率是6%。相当于我借给公司100万,到明年你还给我106万就行了,你公司做得再好,赚一亿、十亿也跟我无关,因为我不是公司的股东,我也不会关心公司的长期创新。

  但是,股就不一样了。作为公司的股东,只要我长期拿着股票,就会一直陪伴着这个企业的成长,我个人的收益也会随之增长,支付结构上不封顶,这就很符合创新的特征。

  所以,国家要想激励创新,就应该大力发展股权市场,而不是债权市场。

  但是很遗憾,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中国的金融市场主要还是间接金融为主,直接金融相对比较少,我国的社会新增融资,90%是债权融资,只有10%是股权融资。

  你看工、农、中、建、交这些大银行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中心也是反复强调我们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包括成立科创板,为什么?

  就是要更好地激励创新。我和我的合作者用30几个国家的数据来做对比,发现股权发达的国家,创新的数量、质量、原创性、通用性都要来得更好。而相对来说,我国的创新质量就比较差,尤其是对资本严重依靠的产业和技术密集的产业。

  所以中心政策是对的,我们要转变,要从间接融资发展更多的直接融资,来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包括科创板的成立,都是非常好的政策,也和我们学术研究创新激励逻辑相契合。

  还有一个,就是开放资本市场。我和合作者很近用40多个国家的数据发表了一篇文章,我们发现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是有利于技术创新的。

  当然资本市场开放是有风险的,但是从激励创新的角度讲,我发现它能提高企业的技术生产率,能够减少融资成本、加大风险的共担,实际上,也对创新有一个正面的激励作用。

  很后,从宏观的逻辑上来讲?

  要想激励创新,我们需要有稳定的宏观政策导向。大家知道,宏观的政策对于微观企业的影响实在太大了,政策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相比之下哪个更大?

  答案是,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更大。

  要想激励创新,就要给市场、给企业家们带来连续、稳定、一致的政策,帮助他们应对长期的、高风险的、不确定性的创新过程。

  总结

  激励创新需要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需要正确的人力资源政策,需要不太积极的二级资本市场;还需要比较低的股票流动性,持股较长的机构投资者,还有不太高的分析师追踪。

  同时,国家还需要开放资本市场,很重要的是,需要稳定的宏观政策。

如果您觉得 为什么移动互联网这些高科技领域创业到一定阶段就要站队了 这篇文章对您有用,请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文章地址:https://www.tianxianmao.com/article/online/5488.html
解放双手无尽可能,有问题添加天线猫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