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神舟和京东之间关于应收账款的纠纷上了热搜,一时之间媒体和网友议论纷纷,有人说京东不地道以大欺小,也有人说神舟是无理搅三分。
事情的缘由,是神舟在官微吐槽京东拖欠货款,要起诉京东。京东也在官微回应,因神舟违反了双方签署的产品购销协议条款,导致其未结算货款被暂缓支付。舆论针对这一事件各有说辞,很多人将矛头指向京东指责其结算账期太长。其实,事情出了先别忙着下结论,通过一些数据分析,或许能够得出一些新的观点。
概念被混淆结论当然靠不住
在京东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财报后,业绩被市场一致看好,就在这时,网络上出现了大量自媒体文章用神舟事件指责京东,指出由于京东故意拉长账期,对合作了很久的供给商神舟进行恶意排挤。这些文章提到的证据是从京东财报里摘取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并以此得出一个看似正确的结论:京东为了打压供给商,而故意拉长账期进行刁难。
然而,稍有财务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样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首先需要对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应付票据周转天数和账期的概念做一下厘清。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是一个财务指标,通常用来衡量一家公司的资产运转效率。关于其概念,通俗的解释是指,零售商针对包括上游供货商、广告商、建筑商、服务商等各种供给商的应付货款或类似未支付款项。
通常来说,按照美国会计准则,对企业来说,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不应分开统计,也就是说应付票据周转天数和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都是合并计算的。举例来说,国美、苏宁等家电零售商,会用承兑票据的方式支付给上游家电企业,这也方便家电企业与自己的上游零件厂商进行支付,但是在财报统计时,这部分有时会被单独统计。
在这方面,国内的企业未必都会按照美国会计准则来公布财报,比如苏宁的财报就将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和应付票据周转天数进行分开统计。京东的财报则依照美国会计准则,将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进行合并统计。也就是说,苏宁的财报是把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分开展示,而假如合并起来,不仅数额更加巨大,而且周期会显著延长,不同的核算标准,也带来了明显差异化的业绩效果呈现。
因此,是否将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和应付票据周转天数进行合并统计,得出的数据是完全不同的。一些媒体在没有弄清楚基本概念和未统一统计标准的情况下,就从财报中摘取数据来做证据指出京东的账期太长故意打压供给商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具体数据对比,在下文将有具体分析。
那么,什么是账期呢?标准的解释是指从生产商、批发商向零售商供货后,直至零售商付款的这段时间周期。在严谨的公司财报中,账期并不能作为财务指标,因此账期不会出现财报中。在账期的实际操作中,绝对没有标准的时间期限,同一个公司对不同的供给商会由于实际情况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账期。这一点,其实是一个商业共识,假如将不同供给商的账期生拉硬靠的进行横向对比,既没有意义,也有失公允。
通过对上述基本概念的厘清,可以看出某些自媒体这些天对京东的抨击是站不住脚的,原因在于有意无意的概念混淆,脱离了基本的财务常识。 关键点在于,不能够将京东财报中的54.5天应付账款天数,看作对所有上游供货商的账期都是这个天数。也就是说,平均值永远无法代替个案来作为评价的标准。
放在行业维度中京东的账期并不长
除了混淆概念,脱离财务常识会形成误解外,分析一个问题,还应该放在行业中,用行业视角来分析,否则,很可能得出的结论是靠不住的。那么,在统一统计标准的情况下,与苏宁、国美、高鑫零售、亚马逊等同类公司相比较,京东对供给商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在行业中处在什么位置?
财报显示,京东2021年Q4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是54.5天。再来看国内外其他知名电器销售企业的数据,在过去三年间,国美、苏宁、高鑫零售、亚马逊的平均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分别是150天、74天、85天和82天。可见,京东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在同行业中明显处在低位。
假如将苏宁的同期应付票据周转天数和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进行合并计算,得出的数据会截然不同。苏宁财报显示,从2021年到2021年上半年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30.6天、28.6天、28.6天和30.7天,同期应付票据周转天数分别为70.5天、58.5天、47.4天和40.4天。因此,用可对比口径来看,苏宁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可以看成101.1天、87.1天、75.9天和71.1天,而同期京东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分别是52.6天、59.1天、58.1天和59.4天。
通过上述数据对比,可以看到,京东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表现不仅明显短于苏宁,与国美、高鑫零售、亚马逊相比,也占有优势。
考量一个平台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表现,还要看其发展趋势。公开数据显示,苏宁2021上半年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同比2021年增长了8%,京东2021年Q4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同比2021年则降低了6%。
综合上述数据不难看出,京东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表现在行业中表现都是处于低位的。此外,京东自营的所谓账期还大都是从商品入库便开始计算,不是销售完成才和品牌供给商结算,对比同行业的惯常操作,京东其实是进一步缩短了应付账款的周转天数。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无论是在概念常识层面,还是在行业现状方面,神舟对京东的指责都是站不住脚的。假如用应收账款的长短来作为是否打压供给商的论据,那么账期更长的苏宁,反而得到了神舟更多的互动,这一点从神舟的官微可以看出。
如此说来,用账期的长短来作为是否打压供给商的证据,是明显站不住脚的。由于互联网的舆论环境是开放的,没有坚实论点的结论,反而简单被人联想到阴谋论,甚至很可能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造舆论抹黑对手只能适得其反
在互联网的江湖里,人设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不论是一个人,还是一家公司。
曾经的神舟,依靠低廉的价格拿下了国内个人电脑市场很大的市场份额。从25万的启动资金,到成为20亿的大厂,神舟只用了5年的时间。神舟创始人吴海军曾经对媒体说:"中国市场只要两个品牌就够了,一个是联想,一个就是神舟。"
不过神舟的低价策略,导致在产品质量方面也是饱受争议,在聚投诉等平台中,关于神舟的质量和售后服务问题的投诉,也不在少数。而神舟的4次IPO都没有成功,业界认为,PC业整体不景气,以及涉嫌"美化"报表,是神舟电脑冲击IPO失败的主要原因。
此次神舟和京东关于账期的纠纷,其实已经可以用财务常识和行业现状来做出很好的解释。此外,抛开争论不谈,假如在舆论中不顾事实,而肆意抹黑对方的话,很可能会对自身的品牌和人设造成伤害。
前文说到,在京东发布2021第四季度财报期间,网络上出现了很多自媒体文章对京东抹黑。京东回应说:对于双方的争议,我们相信法律会作出公正的裁决。正当媒体等下一步消息时,神舟画风突转了。
神舟说:近日网上出现一些针对京东的失实报道,存在通过恶意炒作达到破坏双方关系的目的,并非神舟本意。请各位网友理性对待!
总结一下,在这场舆论大潮中,神舟首先用混淆概念和常识的方式对舆论进行错误引导,然后又用大量自媒体进行舆论进攻,并在随后不得不公开承认这一点。从舆论公关的角度,神舟是一次失败的尝试。而从维护市场公正的角度,神舟似乎也进行了一次错误的示范。
上一篇:如何做好淘宝流量来增加基础销量
下一篇:淘宝新店刷流量会被封店吗
文章地址:https://www.tianxianmao.com/article/online/13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