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类云应用深入到各行各业,单纯的软件服务已经不足以满足用户需求,软硬结合成为当前产业发展趋势,阿里云也是如此。
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直言,“阿里云在软件层面已经做到了世界顶尖水平,如飞天,它是目前国内优选的自研操作系统,但也一直在芯片、服务器、交换机、网络等层面持续深入,自研力度正不断加强。”
不难看出,相较于传统IT产业,云计算相关技术发展及产品落地也给硬件带来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也是阿里云要“做深基础”,也就是下沉做硬件的 关键所在。
张建锋表示,当年阿里提出“去IOE”(去掉IBM的小型机、Oracle数据库、EMC存储设备,代之以自己在开源软件基础上开发的系统),并不是为了做简单替代,而是要基于云的特点,从飞天操作系统下延至硬件,构建出一套全新的基础体系,也就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基建。
究竟要怎么做深呢?
“除了做好云系统之外,在芯片、数据库、路由器、交换机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基于云的特点往下做深、做全。”
举个例子,阿里的神龙云服务器,是基于自研神龙架构研发而成的,其中还应用了含光800AI芯片,也就是“达摩院自研算法+自研芯片”,是软硬件协同的典型代表。
当然,从软件层面下沉至硬件,将软件协同及创新做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即便对于阿里云这样体量的公司来说,也需要长期的投入和运营。
此前,阿里云就提出未来3年投入2000亿用于数字经济建设,张建锋也在此次峰会上表示,未来还将加大投入,并引入5000名高级科技人才,为阿里云再生长提供持续动力。
从全面上云到做深基础,再到做厚中台、做强生态,其实都是阿里云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际上,阿里云的数字化转型也是近3年才开始的,尤其因为此次疫情,包括政府、企业等在内都对数字化转型愈发迫切。
“这本来需要3到5年才能够完成,但阿里云正全力提速,在未来1年内加速实现全速重构。”
张建锋介绍,前两年阿里说做中台的时候,很多人都不太理解中台的概念,实际上它就是新型的操作系统,可以让大家面向大数据、AI、IoT、移动化做应用开发,以及针对不同的产业特点进行优化处理。
以钉钉为例,很多人认为它只是一个沟通工具,但钉钉远远超越了沟通本身。为印证这一点,阿里云提供一组数据:
目前仅浙江就有100多万政府工作人员在钉钉上办公,并在平台上开发了1000多个应用,各类事务处理都在钉钉上完成;
钉钉用户数已突破3亿,企业组织数突破1500万家,超20万家企业和应用开发者在钉钉开发平台上定制了专属应用。
张建锋认为,这就是新型操作系统的典型特征,可以让大家在上面做更多的事情,开发AI、大数据、IoT、移动能力,也就是基于“阿里云+钉钉”实现“云钉一体”,帮助企业构建适用于自己的平台和应用。
至于生态方面,阿里云更热衷于“开放”,各行各业一起开发,这不是一家可以做成的事情。
除此之外,阿里云此次还发布了新一代的数据中台,对原有中台进行了全面升级,服务产业从电商扩展至新零售、金融等领域,不仅使得Dataphin实现了自助化、服务化、轻量化,还将QuickBI与钉钉进行了融合,做到全方位洞察、多渠道触达及跨多端的全域应用洞察。
可以看到,此次阿里云提出的再生长的三大方向,是它们在数字化转型上的又一次战略升级,也是该公司将软件和硬件能力进行深度融合的印证。而随着更多人才的加入,以及开发伙伴的合作,一个基于云的强应用服务生态也终将为更多产业赋能。
文章地址:https://www.tianxianmao.com/article/online/12560.html